時事觀察--余非:巴勒斯坦離正式建國有多遠?百年來,哪些國家剝奪巴人的建國權?

Описание к видео 時事觀察--余非:巴勒斯坦離正式建國有多遠?百年來,哪些國家剝奪巴人的建國權?

2024年5月13日
余非:巴勒斯坦離正式建國有多遠?百年來,哪些國家剝奪巴人的建國權?

本集節目談新近跟巴勒斯坦有關的大新聞。就是應該已有不少人知道的,(2024年)5月10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第十屆「緊急特別會議」以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通過了由阿聯酋提交的決議草案。這草案認為巴勒斯坦國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應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而且支持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權利。這決議獲得壓倒性票數通過是近日的大新聞,以下一談這結果有甚麼作用?巴勒斯坦要正式成為聯合國會員國還要走甚麼程序?以及阿聯酋議案的票數結果,對巴勒斯坦有甚麼意義?直入正題。
首先,早在十多年前,2011年9月,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向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提交申請,希望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當時,美國否決申請的立場十分強硬,一切沒有進展。
然而,發展到近日的巴以戰爭,以色列被南非狀告種族滅絕罪,而以軍確實大量殺害平民,令國際社會和聯合國內部多了力量支持巴勒斯坦人立國,重啟2011年巴勒斯坦建國申請提案的呼聲日益高漲。以色列預見主張巴勒斯坦建國的聲音愈來愈大,而且由虛轉實,於是(2024年)2月下旬惡人先告狀,表明以色列反對國際社會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因為以色列知道有不少國家想繞過聯合國的程序,自行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
4月中,以軍的行為愈來愈令人髮指。4月18日,應巴勒斯坦請求,安理會事隔13年,再次審議2011年巴勒斯坦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決議草案。表決結果屬意料中事——美國行使了否決權。可是,這一次英國和瑞士只投了棄權票,沒有投反對票。
至5月份的當下,就有阿聯酋提出的決議案。阿聯酋的決議案不會令巴勒斯坦立即就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可是,由壓倒性支持票反映,眾多國家已確認巴勒斯坦具備加入聯合國的資格。聯合國有193個成員國,只要大約有130個國家支持,已過三份二;而5月10日那次是有143個國家支持。所以說是聯合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國家佔壓倒性多數,不是僅僅過半。而現在要做的是,在聯合國超過三份二會員國已清楚表態之下,將巴勒斯坦於2011年的申請重新發還安理會投票審議。獲安理會通過後,就將巴勒斯坦的申請提交聯合國會員大會進行投票。只要像5月10日那樣,有超過三分之二多數票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和成為聯合國會員國這個申請就可以作實。
不過,眾所周知,有否決權的美國一直是卡死進程的路障。5月10日那個投票結果是全世界有143個國家將態度擺在台面上,如果美國再在安理會行使否決權,是向全世界證明自己在「玩」程序;用投否決票公然做出違反聯合國三份二成員國意願的事!在5月10的投票結果支持下,未來巴勒斯坦的建國申請一定發還重審,屆時就看美國大選在即的拜登政府會在安理會做出一個怎樣的決定。
在以色列問題上,美國是大輸家。以色列的殖民霸權行為,令美國失去在俄烏戰爭上也沒掉失的、在歐洲的公信力。
以下是實例。在5月10日的壓倒性投票結果出來後,歐盟內部有部份國家正考慮單獨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據報,愛爾蘭、西班牙、斯洛文尼亞和馬爾他四個國家,會在5月下旬有結果公佈。如果這四個歐洲國家真的這樣做,即是擺明繞開美國的阻撓,公然站在美國的對立面。如果陸續有西歐國家也單獨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會對美國霸權在歐洲造成很大的衝擊。
整場巴以戰爭世界各地民間的反應很重要。不過,當中美國大學生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園抗爭運動反而影響不似想像中大。當前這場美國大學校園抗爭,在規模上及不上2012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當年佔領華爾街運動直接涉及美國人、白人和中產的切身利益,可是運動在美國國策,乃至思潮上也沒掀起多少波瀾,可想而知當前美國大學生這波校園抗爭的作用可以有多大?!而此次年青人和民間反應值得一談的是歐洲方面的情況。他們的反應比美國民間的反應更關鍵。始終由西歐人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行為,對以色列的衝擊才最大。舉例,歐洲歌唱大賽現在於瑞典舉行,比利時荷語電視台5月9日轉播比賽的準決賽,在轉播至以色列選手出場時,忽然切斷轉播,屏幕上出現字幕,內容是譴責以色列違反人權、打壓新聞自由,並呼籲加沙走廊停火。而之前歐洲民間已有人抗議以色列選手入圍。歐洲連娛樂事業也有上述的民間反應,十分值得一知。

以下談另一個話題,是早在1900年代,整個世界處於以民族建國大潮流時,巴勒斯坦也曾蘊釀建國,卻於當時被英國和猶太復國主義壓下去了。我在5月8日「時事觀察集結號」直播節目內曾談及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讓大家知道對巴勒斯坦的殖民剝削,不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7年。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人已開始了他們的悲劇命運。詳情可以看直播重溫,會附連結給大家。以下是簡介。
雄霸歐洲、中東、中亞的鄂圖曼帝國,在一戰前開始衰落,於一戰後逐步瓦解。在鄂圖曼帝國日漸衰落的階段,根據國際聯盟通過的《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有關委任統治的條款,巴勒斯坦與其他幾個前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地區,一併交由英國統治,是謂託管。當時是1900年代。期間,例如埃及宣佈獨立,英國予以承認,沒有阻撓。惟獨是巴勒斯坦例外。英國無視巴勒斯坦人要求獨立的訴求。當時的巴勒斯坦不是猶太復國主義者口中的「無人居住的荒蕪之地」;當時的巴勒斯坦不但很富庶,而且巴人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和語言,甚至於1919年已存在成熟的政治組織,完全符合當時獨立和建國的條件。
而在西方古代乃至中古階段,因為宗教,以及經濟和政治原因,長期存在反猶太人的做法。令十八、十九世紀前後逼出了猶太復國主義。有部份猶太人不想寄居於其他國家,想有一片土地立國。而錫安主義——錫安是希伯萊語的音譯,錫安主義的意思是猶太復國主義——於1850年前後開始日漸成勢。及後,猶太復國主義和英國政治力量搭上關係。簡言之,是英國想在中東的阿拉伯世界插入一股非阿拉伯、親英勢力,於是英國政壇成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溫床。在英國的支援下,1882年已有第一批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土地並買地;是猶太復國主義對巴勒斯坦的第一波屯墾殖民、買地開墾和種植,可以稱之為第一波定居殖民。因為1880年代末已成勢,於是1897年猶太復國主義召開第一次大會,正式為巴勒斯坦殖民定時間表、定政策,以及策劃如何具體執行,例如如何運用銀行資助令移民買地等等。至1904-1914年,是第二波定居殖民。這些都是英國託管巴勒斯坦之前的事。至1917年,英國甚至頒佈了《鮑爾弗宣言》,不止精神上支持,是直接表明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隨後,英國於1919年正式託管巴勒斯坦,往後大約三十年,是加碼、更加明目張膽地做之前偏袒以色列的事。而巴勒斯坦的獨立要求,一再被壓下去。
因為移民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愈來愈多,而且是買地、趕走原居民的攻擊性做法。巴勒斯坦人在1920年曾經向英國反映情況,想商討對策,但英國不聞不問。1929年終於引發巴人和猶太之間一場大規模衝突。整個1930年代,在阿拉伯人的支持下,巴勒斯坦曾經反抗,既罷工也示威,甚至有武裝衝突;哈馬斯之名在當時已出現。跟大家談上述這段歷史,是讓大家知道猶太人對巴勒斯坦的殖民掠奪,在英國的軍事力量支援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進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安置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而公然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國。一切對巴人的不公不義,不是由二戰後才開始。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猶太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殖民掠奪和種族清洗,早在1880年前後,猶太復國主義選中了巴勒斯坦為復國地點之後就進行。由1880年前後開始計算,至2024年當下,巴勒斯坦人已承受超過130年的殖民侵略。初期有大英帝國插手,二戰後轉由美帝國為以色列撐腰。希望這次巴以戰爭,一場血流成河、人間煉獄式的戰爭,在一百多個國家支持下,讓巴勒斯坦建國。那怕就算成功建國,巴勒斯坦人的命運仍然不是一片坦途。

——————————
時事觀察集結號:以色列憑什麼
嘉賓:時事評論員余非
主持:星島日報美西版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
   • 時事觀察集結號:以色列憑什麼  

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聯合國資料)
https://www.un.org/zh/focus/palestine...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в разработке